|
常用離心機工作原理及應用離心就是利用離心機轉子高速旋轉產生的強大的離心力,加快液體中顆粒的沉降速度,把樣品中不同沉降系數和浮力密度的物質分離開。當含有細小顆粒的懸浮液靜置不動時,由于重力場的作用使得懸浮的顆粒逐漸下沉。粒子越下沉越快,重,反之密度比液體小的粒子就會上浮。微粒在重力場下移動的速度與微粒的大小、形態和密度有關并且又與重力場的強度及液體的粘度有關。象紅血球大小的顆粒,直徑為數微米,就可以在通常重力作用下觀察到它們的沉降過程。下面以血清為例,講述離心機的應用。 血液凝固的本質是血漿內的可溶性纖維蛋白原轉變為不溶解的纖維蛋白,纖維蛋白呈細絲狀,互相交織成網,網羅大量血細胞,形成凝膠狀的血塊。血凝后30分鐘~1小時,血凝塊中的血小板收縮蛋白收縮,使血塊回縮變硬,擠出清澈的液體,稱為血清,血清與血漿的區別,在于血清缺乏纖維蛋白原和參與血凝的凝血因子,但又增添了凝血過程中由血小板釋放的少量物質。一般情況:室溫(37度)靜置半小時以上,打開離心機,3500-4000rpm離心5-10分鐘。分離得到血清。如果測酶等易降解的指標,按需要放4度靜置半小時以上。(放置37度一段時間的目的是讓血液凝固,析出血清,因為血液凝固后,纖維蛋曰收縮,血清就能析出.) 注意事項: 1離心速度過大,易造成溶血 2動物取血,盡量不要粘到毛什么的,易溶血. 小竅門:血取出后,不要將容器直立,平放或傾斜,這樣可擴大血清的析出面積,利于血清析出。 綜上所述,關鍵的問題是采血要采好,室溫靜置時間要做好把握,然后再用專用的離心機,進行血清分離 |